文章目錄
Toggle迎接超高齡社會:臺灣保險業機遇與挑戰
2025.8.10 PM 21:35 財商智匯 https://goseekwealth.com
「2024臺灣保險業報告」的背景下,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對臺灣保險業而言,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關鍵議題
迎接超高齡社會的背景與趨勢
臺灣正加速邁入超高齡社會,預計在2025年,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將達到20%。相較於全球,臺灣的人口老化速度更為顯著,在2019至2050年間,全球高齡人口比率成長最快的國家中,臺灣僅次於南韓與新加坡,名列第三位。這意味著未來人們的平均壽命將不斷攀升,甚至百歲人生可能成為常態,使得「長壽風險」成為民眾需要審慎思考的重要課題。隨著青壯年扶養負擔加重,預計到2070年,平均每1.1位生產者將需負擔1位老年人口。
保險業在超高齡社會中的機會
在超高齡社會的趨勢下,保險業將迎來以下幾項重要機會:
退休規劃
隨著平均壽命增加,民眾對退休金、醫療、長期照護等退休規劃需求提高,保險業有機會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首選保險作為財務規劃工具,顯示民眾對保險的高度依賴。
長期照顧保險
雖然目前投保率偏低(截至2023年底僅4.53%),但臺灣長期照護需求人數持續增加,預計2026年將超過百萬人,顯示此類商品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
醫療與年金險
為因應高齡時期的醫療支出和生活所需,醫療險、重大疾病險及年金險等商品的需求。年金險特別適合想累積資產、實現長期理財目標的族群,並且可以選擇一次提領或分年提領的方式領回年金。
投資型保單
投資型保單兼具保障與投資功能,又可分為變額壽險、變額萬能壽險、變額年金險等三大種類,可依個人保險需求和資金多寡來選擇。變額壽險和變額萬能壽險適合有壽險保額需求者,後者更提供彈性繳費功能。國外經驗顯示,附保證投資型年金(GMXB)、指數型年金(FIA)在退休投資市場有相當高的需求和市佔率。
跨業結合與創新
保險商品可與異業結合,例如與長照機構合作的長照保單,或與銀行、信託合作的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以房養老貸款),都是值得拓展的商機。
產險業的潛在商機
高齡化議題主要聚焦於人身保險,但隨科技的發展,產險業也有機會。例如,運用雲端數據分析的駕駛行為車險(UBI),由於通常對年紀較長、開車慢的駕駛有利,有機會降低保費。
總體報告背景下的應對
在保險業正積極透過數位轉型與科技應用來應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與機遇。
金融科技與人工智慧
金融科技和保險科技是保險業發展的關鍵主軸。AI在保險業的應用,預計將朝「預測、個人化、價值共享」方向邁進,例如主動評估風險、提供個人化商品建議、自動核保與理賠流程等。臺灣許多保險公司已積極導入AI技術於客戶經營。
法規鬆綁與創新動力
政府持續修正並鬆綁法規,鼓勵突破傳統與創新。例如,開放保險業與金融科技異業合作開發創新型保險商品,例富邦產險與台灣大哥大合作的國際漫遊及登山/海域活動保險,實現一站式服務體驗。
保險業的定位
KPMG臺灣所的報告指出,保險業在國內金融機構中,其總資產已擴大至新臺幣35兆元以上。在應對超高齡社會方面,保險業不僅承擔提供保障的責任,也將透過運用龐大資金,選擇低碳投資組合,在善盡社會責任方面貢獻力量。
~資料僅供參考,請投資人請審慎評估,並自行判斷;並不對來源資料考據保證,請自負盈虧在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