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族群:銅電雙漲挹注動能

2025.10.6 PM 22:05 財商智匯 https://goseekwealth.com

電力動能: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資金挹注

  • 台電於2022年下半年公布了「10年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總投入資金高達 5,645億元。
  • 此計畫的目標是提升電網的分散性,以縮小突發事故的影響範圍,並加快恢復時間。
  • 計畫的三大主軸包括:分散電網工程(預算4,379億元)、強固電網工程(預算1,250億元)、及系統防衛工程(預算1.69億元)。

銅價推升:供給面衝擊與毛利率提升

銅價與電纜產品價格的關聯性

  • 銅是電線電纜產業的主要原料,估計約佔整體生產成本的 60%至95% 左右。
  • 因此,電線電纜的價格與銅價具有高度的正相關性。銅價上漲將有助於廠商調高產品售價,進一步推動股價上揚。

供給短缺因素

近期銅價的強勁上漲主要來自供給面的衝擊,甚至被稱為「黑天鵝事件」:
  • 礦場關閉或受災:巴拿馬政府關閉了加拿大第一量子礦業的大型銅礦(供應全球約1%的銅),預計最快要到2029年才能恢復供給。此外,全球第二大銅礦印尼格拉斯伯格(Grasberg)礦區近期因事故被迫停產(約佔全球產能3%),高盛預計這將在未來12至15個月內導致50萬噸銅供應損失。
  • 地緣政治風險:美、英兩國宣布自2024年4月,LME與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不得使用俄羅斯在此日期之後所製造的銅金屬。
  • 上述多起事件,加上剛果民主共和國礦區洪災和智利隧道崩塌,分析師指出將使全球銅產量減少近 7%。

銅價趨勢與獲利展望

  • 至2024年5月,LME銅現貨價今年已上漲14.94%,價格為每噸9,782美元。有報導指出,銅價在9月11日已漲破1萬美元。
  • 銅價的持續走強被認為趨勢明確。根據高盛報告,銅價預計在2025年將來到每噸 15,000美元意味著產品售價仍有約50%的上漲空間。花旗銀行也預期銅價將達到13,000美元。
  • 對於線纜廠商而言,銅價上漲對毛利率普遍有正向幫助。這是因為廠商擁有 大量低價庫存,但在產品銷售時反映目前的銅價,從而使毛利率顯著成長,營運動能十分強勁。

受惠個股

合機 (1618):超特高壓電纜龍頭與長期訂單保障

合機被來源點名為三大強勢股之一,其優勢在於掌握了高進入門檻的超高壓技術與十年以上的訂單能見度。
「電」動能:超特高壓領導地位
  • 合機是國內少數能夠生產 345kV(千伏特)超特高壓電力電纜 的廠商。
  • 公司陸續拿下台電強韌電網相關電纜及附屬器材及安裝標案。
  • 在手訂單金額超過 50億元,預計未來 10年 將陸續交貨,使其訂單能見度長遠。
  • 合機也被列為受惠於台電史上最大的 193億元「161kV交連PE電纜及附屬器材」 超大標案的技術領先廠商之一。
「銅」動能:庫存利益挹注
  • 近期銅價持續走強,這帶動了合機產品售價的上揚。

大亞 (1609):線纜訂單之冠與新能源雙動能

大亞在線纜業中擁有最高的在手訂單,且積極佈局綠能與高科技領域,使其受惠動能更為多元。
「電」動能:訂單規模最大
  • 大亞在手訂單高達 150億元,居線纜業之冠。這包含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持續釋單,以及高雄捷運黃線承包商下訂的 50億元中壓線纜 訂單。
  • 在台電加速釋出的69kV、161kV交連PE電纜標案中,大亞於2025年7月得標近 4.57億元,8月獲 10.42億元 訂單。
「銅」動能與財務預期
  • 大亞發言人指出,銅價上漲對公司是好處,以較低的銅庫存成本,反映目前的銅價進行銷售,對毛利有正向幫助。
  • 受惠於此趨勢,且國際銅價漲破1萬美元,大亞預期今年營收有望突破 300億元,飆上史上新高。
多元化佈局(非純線纜業務)
  • 太陽能與儲能: 大亞在綠能領域積極布局,目前擁有的太陽能電廠總建置容量為206MW,目標規模超過 500MW。
  • 高科技應用 大亞也將業務切入無人機及低軌衛星廠商,開發了因應無人機馬達所需高傳導需求超導熱銅包鋁線

華榮 (1608):高壓線纜滿載與裸銅線轉單效益

華榮同樣被列為三大強勢股之一。其受惠於高壓線纜訂單滿載,且在原料端也取得額外收益。
「電」動能:高壓產能滿載
  • 公司過去兩年陸續接獲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標案,特別是以 161KV及345KV超高壓線纜 為主。
  • 加上原有訂單,目前華榮在手訂單至少有 50億元。
  • 其今年的超高壓線纜生產排程與產能呈現滿載狀態。
「銅」動能:裸銅線轉單
  • 目前每月裸銅線出貨量超過400噸以上,預計貢獻營收逾 1.1億元,公司今年超高壓線纜及裸銅線的營運審慎樂觀。
  • 在銅價勁揚的市場氣氛下,華榮的股價曾飆漲逾9%,亮燈漲停鎖死至收盤,且買盤需求極為旺盛,被認為享受「價量齊揚」的雙重利好。

華新 (1605):集團垂直整合與新能源布局

華新受惠於台電與銅價雙重因素,且憑藉其龐大集團的垂直整合能力和新能源布局,具有穩定的成長基礎。
「電」動能:穩定接單與擴展至海纜
  • 華新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在手訂單滿檔,營運相當穩健。
  • 延伸布局: 華新與丹麥NKT集團合資打造全台首座海底電纜廠,預計2027年量產,初期將供應離岸風電。
「銅」動能與集團優勢
  • 華新集團橫跨上游煉鋼與中游線纜,能在供應鏈中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與成本控制力。
  • 業外增益: 華新握有華邦(22%)及華新科(18%)等股權,受惠於AI浪潮引爆的記憶體需求強勁,子公司有望邁入獲利正向循環,華新可望「母以子貴」成為大贏家。

宏泰 (1612):產能擴充與長達三年能見度

宏泰受惠於台電計畫及其他建設需求,同時積極佈局未來的高壓線纜市場。
「電」動能:訂單穩健與產能擴張
  • 公司指出,電線電纜持續受惠於台電計畫、建築業、科技業擴廠等因素,推升需求。
  • 宏泰已規劃將舊廠變更為線纜廠,預計2026年起可生產電線電纜,以因應未來市場需求。
  • 公司也將進一步跨入 345KV超高壓線纜市場,預計最快2025年可向台電申請認證。
財務表現
  • 受惠於需求推升,宏泰2024年11月營收達7.43億元,年增43.41%,創近10個月新高、同期新高。
  • 公司預期2025年整體趨勢不變,對市場前景審慎樂觀。
總結來說,這些受惠強勢個股的共同特徵是:長期穩定的大量訂單(台電)、受惠於銅價上漲帶來的高毛利率,以及積極向高壓、新能源等高附加價值領域轉型
~資料僅供參考,請投資人審慎評估,自行判斷;並不對來源資料考據保證,請自負盈虧在此申明~
Morgan
Morgan
文章: 4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本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