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季度調整對台灣股市的具體影響

2025.8.26 PM 22:05 財商智匯 https://goseekwealth.com

調整時程與機制

MSCI指數成分股在每年2月底、5月底、8月底和11月底會進行調整,這被稱為「MSCI季度調整」。調整內容通常會提前約20天公告,並在生效當天收盤後正式實施,指數將變成調整後的新數值。其中,2月和8月的調整幅度通常較小,而5月和11月為半年度調整,幅度較大。

MSCI的重要性

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現更名為明晟公司)是全球三大重要指數公司之一,與富時(FTSE)和標準普爾(S&P)齊名。全球超過80%的基金經理人和許多指數型基金,都以MSCI編列的全球指數作為基金的評估基準(benchmark)和買賣標的。截至2023年底,全球有超過1,370支ETF追蹤MSCI指數,相關資產規模超過15兆美元。

台灣權重調整

MSCI會針對國家和地區編制指數,例如與台灣相關的包括MSCI台灣指數、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新興亞洲指數、MSCI亞太除日本指數。台灣在這些區域指數中都佔有一定權重(約10%至20%多),權重高低會略作調整。
在2025年8月的季度調整中,台灣在多個指數中的權重略有下調:
  • 「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權重:從19.45%下調至19.4%。
  • 「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權重:從21.97%下調至21.89%。
  • 「MSCI全球市場指數」權重:從1.96%下調至1.74%。

成分股變動與股價波動

MSCI也會調整個別股票的成分股,包括新增、剔除股。
在2025年8月的調整中:
  • MSCI全球標準指數:新增康霈(6919)和川湖(2059)兩檔,剔除寶成(9904)和潤泰新(9945)兩檔。
  • MSCI全球小型指數:新增印能科技(7734)、高技(5439)、富喬(1815)、兆聯實業(6944)、智通(8932)、寶成(9904)、潤泰新(9945)華紙(1905)、皇翔(2545)、康霈(6919)、川湖(2059)等。

市場反應

一般認為,被列入MSCI的股票會漲,剔除的會跌,但市場先生觀察表示不一定。不過,唯一能確定的是,調整當天股價成交量和波動性都會比較大。
有研究指出,新增股在宣告日當天會有顯著異常報酬,但幾天後會反轉;剔除股在宣告日後會呈現較長時間的顯著負報酬。在實際生效日前後,新增和剔除股都會有顯著異常報酬,新增股在納入日前出現正向異常報酬,納入後反轉為負向;剔除股在剔除日前出現負向異常報酬,剔除後反轉為正向,隨後回歸正常價格水平。

尾盤爆量現象

MSCI調整生效日的尾盤(如13:25-13:30)常會出現顯著波動與爆大量。例如,2025年8月26日MSCI調整生效日,台股尾盤爆出1,224億元的大量,推動全日成交額達5,140億元。這種現象主要歸因於:

被動型基金調倉
追蹤MSCI指數的ETF和基金需要在生效日收盤前調整持倉,以配合權重,致最後一盤集中買賣。
 
套利交易
部分資金會提前佈局調整預期,並在生效日尾盤集中平倉,成分股尾盤漲跌幅常超過3%,但次日開盤後多數會出現回吐效應。

台灣市場特性

MSCI台灣指數的成分股與元大台灣50(0050)成分股高度相似,且前10大權重股佔比很高(例如台積電佔MSCI台灣指數高達55.12%),因此這些調整對台股的影響尤其顯著。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目前被歸類為「新興市場」,而非「已開發國家」,這意味著台灣在經濟自由度和政治穩定性上相對風險較高,資金流入意願較低,波動性也相對較大。

投資建議
市場先生提醒,投資人需警覺調整日尾盤的短期波動風險,避免盲目追高殺低。長期而言,成分股調整反映的是市值與流動性變化,應結合基本面綜合判斷。對於短線交易者,MSCI公布調整的標的提供了許多交易機會,可以利用價格支撐壓力,嚴守盈虧比進行區間操作。
 
長期影響與投資策略
長期來看,被納入指數的股票在流動性及市場關注度方面有顯著提升,報酬也可能有些許提升。然而,被剔除的股票在長期績效上反而可能高於被納入的股票。這種現象被稱為「反轉效應」。
總而言之,MSCI季度調整不僅是技術性的指數調整,更是牽動全球和台灣資金流向的重要事件。其在生效日尾盤的爆大量和股價波動是市場的慣性現象,值得投資者特別關注。
 
~資料僅供參考,請投資人請審慎評估,並自行判斷;並不對來源資料考據保證,請自負盈虧在此申明~
 
 
 
Morgan
Morgan
文章: 2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本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