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動式ETF現況與投資指南

主動式ETF的定義與特性

主動式ETF(Active ETF)是由基金經理人團隊主動操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不同於被動式ETF嚴格追蹤特定指數,主動式ETF旨在透過靈活的投資策略追求超越市場基準的超額報酬。它巧妙地結合了共同基金的投資彈性與被動式ETF的資訊透明及交易便利等優勢,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主動式ETF特性

台灣主動式ETF市場發展現況

2025年被視為台灣主動式ETF元年,儘管此類產品在國外市場(如美國)已行之有年,台灣市場直至近期才見到主動式ETF的蹤影。目前台股市場上已有五檔主動式ETF,總規模達新台幣123.34億元,創下新高紀錄。這些ETF涵蓋不同投資策略,滿足各類投資人需求:

主動野村臺灣優選(00980A)

淨值最高,達11.55元。該基金以高息收優先,同時掌握AI伺服器、散熱、網通等結構性成長產業,採取守中帶攻策略。

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

規模上以些微差距超越其他同類產品,成為主動式ETF規模王。淨值達11.42元經理人看好除權息旺季,並持續關注AI供應鏈發展。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

淨值為11.21元。經理人強調主動式ETF可快速調整、布局高潛力個股以應對國際政經變數。

主動中信ARK創新(00983A)

唯一投資於國際標的的主動式ETF,經理人聚焦於AI、基因編輯、數位資產等前沿領域,淨值為10.7元。

主動安聯台灣高息(00984A)

2025年7月14日正式掛牌,策略強調高股息打底的同時,捕捉產業升級帶來的成長動能,注重股息與成長並重。

值得注意的是,聯博投信已獲主管機關核准發行台灣首檔主動式債券ETF——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00980D),預計將於2025年7月展開募集,標誌著主動式ETF產品線的進一步多元化。

主動式ETF與被動式ETF及共同基金的差異

主動式ETF可以簡單理解為「主動操作的共同基金」與「ETF交易模式」的結合。它旨在結合共同基金的投資彈性,以及被動式ETF的資訊公開透明、交易簡易等優點。以下是主動式ETF與被動式ETF的關鍵差異:

主被動ETF比較

主動式ETF具有以下優勢

  • 交易靈活度高:可在盤中隨時買賣,價格即時反映市場行情
  • 槓桿與放空:開放融資買進和融券賣出,可運用更高槓桿或進行放空
  • 套利機會:存在零股與整張價格差異的套利機會
  • 當沖交易:允許當沖,提供更大資金運用彈性與風險控制能力
  • 資金週轉快速:買賣收款與付款都是T+2日,有利於資金調度

主動式ETF與被動式ETF在以下方面相同

  • 交易手續費:0.1425%(未考慮折扣)
  • 交易稅:0.10%
  • 折溢價情況:皆存在
  • 持股公布頻率:皆每日盤後公開全持股
  • 交易市場:皆在證券市場交易(同股票)

投資人如何選擇主動式ETF?

雖然主動式ETF結合了ETF的交易優勢,但其本質仍然是一檔由基金經理人主動操作的基金。因此,投資人選擇主動式ETF的關鍵與選擇共同基金相似

結論:主動式ETF的適合對象

  • 沒有時間自己盯盤,但希望基金經理人主動操作以追求超額報酬的投資人
  • 希望將基金納入投資組合,但又希望保有股票交易彈性的投資人
  • 願意承擔較高費用率以換取潛在超額報酬的投資人
  • 注重資訊透明度,希望每日了解基金持股情況的投資人
  • 偏好在單一市場進行多元化操作(如當沖、零股、融資融券)的投資人

然而,如同搭乘計程車比捷運可能花費更多,主動式ETF也可能因依賴經理人主動操作而產生較高的費用率。最終選擇哪種ETF,取決於個人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度及交易習慣。投資人應充分了解產品特性,在做出投資決策前,評估其是否確實符合自身的財務規劃需求。

Morgan
Morgan
文章: 24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本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