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規劃與資產傳承

最後更新時間: 2025 年 06 月 20 日

台灣民眾之退休保險規劃與資產傳承

隨著台灣人口老化和平均壽命延長,退休規劃和資產傳承成為重要議題。根據最新保險雜誌問券調查,僅12.7%的台灣民眾有安排退休規劃,而保險已成為退休準備的重要工具,每四人就有一人為退休養老購買保險。以下分析不同族群對退休保險的需求趨勢,以及如何透過保險進行資產傳承規劃。

台灣退休風險現況

國人平均餘命

台灣人口急速老化,平均餘命延長,退休後還有大半輩子要生活。女性「早退、長壽」的趨勢更明顯意味著女性有更長的退休生活,需要更多的退休金和養老金,因此更應對退休生活做更穩健的保障規劃。

退休規劃不能只著重財富累積,還應考量現代人因長壽產生的相關風險。除了投保年金保險有助於獲得穩定的退休現金流,面對老年不健康餘命的風險,也能透過投保長照險,滿足老後生活品質保障的需求。

 

保險作為退休規劃工具的重要性

在眾多退休商品中,保險具備分散風險、平衡投資、對抗通膨、醫療保障等特質。調查發現,「為了退休養老基金購買保險」的民眾,較往年增加,勾選率達25%,相當於每4人就有1人是為了退休買保險,較前一次調查的18.5%增加6.5個百分點。

尤其再購族加碼投保的原因,更有高達38.1%是為了做退休規劃,可見以退休為訴求的保險商品,是業務員在為客戶健檢保單時,很有機會再次成交的保障型商品。

退休靠買保險

台灣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但只要工作滿25年,或者年滿55歲且工作滿15年,就符合勞基法的退休標準。若想提早退休,必須在年輕時開始做準備,除了積極儲蓄和投資理財外,想要退休生活過得更富足、安心,可以利用保險來維持穩定生活。

年齡層與退休保險規劃



年齡層之退休規劃

值得注意的是,「用保險規劃退休」這件事,已經不再專屬於中高齡族群的話題,年輕族群的退休規劃意識也顯著升溫,顯示退休保障的概念正在各年齡層普及。

婚姻觀念與退休保險需求

婚不婚都需要保險

未婚族群退休保險需求增加

現代人不婚不生已成趨勢透過保險安排退休晚年生活,也愈來愈重要。調查發現,不論未婚或已婚,想再購買保險為退休生活做準備的勾選率均超過3成。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未婚族群勾選率略低於已婚族群,但相較上次調查,想再透過保險規劃退休的未婚族,大幅增加了7.8個百分比,可見單身人口對於保險規劃的重視程度,正逐漸升溫。

收入與職業對退休保險的需求

台灣每人每月薪資收入平均中位數約4.3萬元,調查顯示收入在平均水準左右的族群,對於退休後能維持既有生活水平的期待愈高,愈願意透過保險做未來退休生活的保障規劃。

資產傳承與保險規劃

資產傳承用保險

做好資產傳承規劃,不僅可以減少家庭成員之間的紛爭,還能有效降低稅務負擔,讓財富在家族中得以延續。透過遺囑、信託或保險等工具,可以確保財富分配符合自身意願,同時也能保障受益人的權益。此外,及早與專業人士討論相關細節,能避免因忽略法律或財務問題而造成不必要的困擾。資產傳承不僅是財富的延續,更是對家人的一份責任與愛的表現。

結論與建議

台灣人口老化與長壽趨勢明顯,退休規劃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調查顯示,雖然僅12.7%的民眾有安排退休規劃,但保險作為退休工具的接受度正在提升,每四人就有一人為退休養老購買保險。

值得注意的是,退休保險規劃已不再是中高齡族群的專利,年輕族群、未婚族群對於退休保險的需求也明顯增加。同時,中等收入族群和白領工作者對於維持退休後穩定生活的期待較高,更願意透過保險進行規劃。

除了退休規劃,資產傳承也是民眾關注的重點,透過保險進行資產傳承的接受度大幅提升。建議民眾應及早規劃退休生活,善用保險工具分散風險、平衡投資、對抗通膨,並妥善安排資產傳承,以確保晚年生活品質和財富順利傳承。

個人頭像照片
Morgan
文章: 2
訂閱
通知關於
guest

0 留言
回饋意見
查看所有留言
本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