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四大分析

基本面分析

選股之基本原則,從負債比率、毛利率、淨利率、權益報酬
率..等,挑選長期或潛力股,以伴隨公司成長實現獲利。

基本面-負債比分析

 分析觀點:(利用逐季比較方式觀察財務狀況是否持續改善或崩壞)
1.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負債總額=流動負債+長期負債+其他負債。
3.負債比高表示利息支出將侵蝕淨利,降低獲利表現。
4.流動負債大幅高於長期負債,表示將不斷面臨資金調度及跳票之危機。
5.極低負債之公司表示財務操作過度保守,不願承擔風險亦無開創之企圖心。

基本面-股價淨值比分析

分析觀點:(利用交易所網站查詢股價淨值比高低篩選出投資標的)
1.P/B 股價淨值比=市價/每股淨值〪
2.P/B<1 時,股價相對便宜;>1時,股價看多者眾,願意溢價買進〪
3.股價有利空時常發現P/B低於1並維持一段時間,並無法確認馬上會恢復於1。
4.漲勢股通常大於1且持續擴增,但應維持在2.5倍較為適當〪
5.常看見減資後個股飆漲即因淨值提高重新反映淨值比之因素。

基本面-營業毛利率分析

分析觀點:(利用季報連續觀察數期以判斷毛利率趨勢走向)
1.毛利率=營業毛利/銷貨收入=(銷貨收入-銷貨成本)/銷貨收入。
2.毛利率伴隨產業特性難有一致性標準,但逐季衰退可看出經營面臨競爭。
3.毛利高理論上有空間降價以求穩定銷售業績,但減幅過大可能產品已遭淘汰。
4.毛利低的公司可能正處完全競爭市場,競爭者不易加入,可享規模經濟好處。
(譬如NB產業毛利低但營業額大享有資金流優勢賺取短期利息或匯兌收益)

基本面-營業淨利率分析

分析觀點:(利用季報連續觀察數期以判斷淨利率趨勢走向)
1.淨利率=稅後淨利/銷貨收入。
2.淨利率代表每單位銷售收入實際賺得的利潤,較毛利更能精確顯示獲利能力。
3.淨利為毛利扣除管銷費用再加減業外利損及利息稅負之所得,差額代表管理績效。
4.本例毛利率雖漲跌但差異不大,但淨利率卻忽高忽低差異大顯示管理能力欠佳。

基本面-股東權益報酬率分析

分析觀點:(利用年報連續觀察數期以判斷股東權益率趨勢走向)
1.權益報酬率=稅後淨利/股東權益總額。
2.權益報酬率常與定存利率與殖利率比較,權益率報酬率越高越適合長期投資。
3.權益報酬率越穩定表示公司治理績效佳,善用股東資本創造利潤並回饋股東。

基本面-本益比分析

分析觀點:(利用交易所網站查詢本益比高低篩選出投資標的)
1.P/E 本益比=市價/每股稅後盈餘〪
2.當每股盈餘為負時無法計算本益比。
3.除科技及新興產業外,一般產業應在20倍以內,價格方屬合理。
4.本益比如20倍,則預估殖利率1/20=5%,可用以檢定現金股利是否偏低。
5.營業週期有淡旺季者,應採最高及最低本益比平均值計算出較合理本益比。

基本面-殖利率分析

分析觀點:(利用交易所網站查詢殖利率高低篩選出投資標的)
1.殖利率=現金股利/配息前當時市價。(故買進價格越低則殖利率越高)
2.殖利率應高於定存利息否則承擔股票風險將顯得無意義。
3.如殖利率又高於權益報酬率,顯示股價短線可能超跌,應先搶短線而非長抱。
4.殖利率應預設能夠填息(漲回除息價),否則為貼息(股價打折還要扣稅)反虧損。
5.部分大股東因避稅選擇除息前賣出,除後買回稱棄息賣壓。(如健保補充保費及
所得抵扣率減半等)

基本面-貝他值分析

分析觀點:
1.貝他值:大盤指數變動平均上漲/下跌1%時,個股的漲跌幅將為β%的水準。
2.預測有波段上漲時買進貝他值>1之個股,反之則挑選<1之個股有助漲緩跌效果。
3. 指數5000點以下可選貝他值較高者,以上則選貝他值低者可為概括之策略。

基本面-股本分析

分析觀點:
1.票面額設定為10元計1000股,故面值為壹萬元/張。
2.股本=面值x流通在外張數;股本若為242億/萬=242萬張發行。
3.股本不等於股東權益,而是只佔其中一部分還要加上資本公積及保留盈餘。
4.股本/股東權益假設為6.5%,亦即股東權益報酬率達6.5%即可賺一個股本。
5.配發股票股利等於變相擴充股本,在獲利不變下將造成隔年每股盈餘下降。
6.減資分為現金減資及撥補虧損減資兩種,都能打消股本提高來年權益報酬率。
7.股本越小股價越容易拉抬,因流通張數少容易鎖碼,故飆股通常為小型股。

基本面-現金流量表分析

分析觀點:(利用季報連續觀察數期以判斷趨勢走向)
1.營運現金流量=現金銷貨收入-現金付現成本+折舊;為公司主要收入現金來源。
2.投資現金流量=買賣非流動資產的現金流量(如土地、廠房、貸放、處分證劵等)。
3.理財現金流量=發行新股、舉債、發現金股利、執行庫藏股等。
4.察覺公司假帳風雲三利器:應收帳款週轉率、存貨周轉率、現金流量表。

基本面-流動比率分析

以下是為了能夠滿足段落所需的長度而定義的無意義內文,請自行參酌編排。

分析觀點:(利用季報連續觀察數期以判斷趨勢走向)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正常標準為200%。
2.流動資產:一年以內可以變現的資產;流動負債:一年內須償還的短期負債。
3.流動比率越高越好,表示清償負債的能力越高。
4.流動比率>500%則反之流動資產利用無效率,需檢視流動資產內容組成;如過
期存貨過多,或應收帳款不良比率過高等。

基本面-速動比率分析

分析觀點:(利用季報連續觀察數期以判斷趨勢走向)
1.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正常標準為100%。
2.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為將真正可以馬上發揮變現功能的資產。
3.速動資產內若現金比重越高,資產品質越好。
4.速動比率越高越好,表示清償負債的能力越高。
5.存貨越高的產業應著重速動比率非流動比率,如營建業、電子業、零售業..等。

基本面-利息保障倍數分析

分析觀點:(利用季報連續觀察數期以判斷趨勢走向)
1.利息保障倍數=(稅前利益+利息費用+折舊費用)/利息費用
2.利息保障倍數:關係企業能否有能力償還負債利息若低於2倍將無法再借貸。
3.利息保障倍數越高越好,代表還債能力越強且獲利組成越優質!

基本面-分析結論

1.基本分析乃沿用過去資料,收集、整理、及分析以對未來股價作出價值判斷,因股價震盪最終須回歸於基本價值。
2.完成基本分析之個股,股價仍可能在持續震盪盤整中,容易對分析產生無效反映,進而在長期下亦不使用。
3.基本分析著重在長期趨勢尤以各指標不同時間之穩定變化
度,以反映理性投資者長期參與之結果即長線保護短線。
4.股價短線脫離基本分析是因為部分參與者出現優勢訊息或
不理性之投資行為以致股價脫離真正價值產生超額利潤。
5.總結一句話就是基本面為主,技術分析為輔,可看長作短或一路長線持有,以達到股價之真正價值而獲利。

技術面分析

利用K線理論、形態學、價量關係、波浪理論及技術指標等決
定買賣點實現獲利極大化或提早避開股市修正以規避風險。

1.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同乃沿用過去資料,收集、整理後轉化成各項數量指標以供判斷股價行進間位置。
2.技術面分析最重要的論點:人類會重複犯錯,故形成因交易引起之經濟循環(谷底→復甦→過熱→衰退→谷底)。
3.影響交易心理素質最重要的兩樣特性,貪婪+恐懼決定了交易之成敗。
4.技術面導引出的結果只是對未來股價的預測,並找出買賣點,然未來並不可測,只能靠停損紀律規範錯誤。
5.同時滿足多項指標之預測將越準確,然出現機率越低(如二十項以上指標同翻多可買可能十年才出現一次)。
6.依長短期選擇指標並變更
適合參數值,才是技術分析之靈魂。

常見技術分析指標

1. K 線理論
2.缺口理論
3.道氏理論(量價關係)及趨勢分析(大小景氣循環)
4 .支撐與壓力運用
5.型態學理論
6.移動平均線理論
7.葛蘭碧八大法則
8.艾略特波浪理論

籌碼面分析

觀察特定買賣勢力以判斷主力多空意圖,因應買賣力道轉換。

分析觀點:
1.股本計算出流通在外張數,每億有萬張以此類推。如鴻海有1,514億即1,514萬張。
2.計算三大法人共持股比例,持股越高則貝他值越趨近1,波動與大盤越接近。
3.融資張數上限為發行量25%,當融資張數達上限八成即開始限資,表示融資籌碼即將用完,已達高水位,動能減弱。
4.當融資使用率高達六成以上,而法人持股偏低時,籌碼流向散戶,將造成法人不願拉抬或遭主力刻意摜殺,造成融資斷頭多殺多等局面;但此時應先確認是否融劵張數隨融資增加有劵資比增高情形,沒有空單而刻意壓低股價,形同壓低為了吃貨。
5.軋空-先用融資一路大量買進於目標區域到達後增加融劵放空,使劵資比升高並吸不知情的場外新增加融劵者,當吸引足夠的空單進場後,將融資補成現股後償還融劵,徒留不知情的融劵者在高檔,再強力拉抬造成空方不堪虧損回補之行為。
6.軋空還有更聰明節省成本的做法,每年股東會或是除權息前有強制融劵回補的規定,故不管贏錢賠錢皆須在最後回補日前回補空單,只要不惜重本在回補日前強力拉台就可讓空單認輸補在高點,雖不合理但年年發生,除權息季切莫任意放空。
7.董監事轉讓申報:大股東常有優勢訊息於財報發行前,故密集而大量的轉讓申報股股,意謂股價在相對高點,後勢將可能有利空下跌,提前出脫一部分持股。
8.董監事質押比率:當質押比過高經營階層恐無心經營或資金缺口嚴重,一但股價跌至擔保品不足,更有遭遇斷頭賣出的危險,對股價表現有十足影響。

籌碼面-分析結論

1.籌碼分析乃沿用某一時點資訊,計算出個股主要操作者之多空意向,進而跟隨,搭上主力順風車。
2.台灣目前是全世界少有必須公布籌碼資訊的國家,即使美國也只有季報及基本資訊,更應妥為用於籌碼觀測。
3.籌碼分析之結論較技術分析之結果更為可信,因技術分析產生之訊號已包含籌碼事先運行的結果,或正在發生中。
4.基本分析著重在長期及穩定的趨勢,但籌碼分析重在瞬間的突發性變化,如大量申報轉讓或融資大減等,兩者相輔相成,不相牴觸。

消息面分析

了解政策及產業或個別消息,對未來股價走勢影響之判斷。

1.消息面的盲點就是對於短期影響較深,而長期只有政府政策央行升降息會有影響其他消息很快就會回歸基本面。
2.消息依屬性可細分為政治性(如選舉、弊案等)及經濟性(降
息、油價等,前者影響週期短幅度大,後者週期長幅度小。
3.消息常真假無從判斷,過早或過晚皆不宜,唯一能發揮股價效應的是造成基本面的改變,如毛利率提升或是營收成長。
4.小型股公司之利多消息面常為逆指標大型股之消息反應不那麼劇烈,但往往持續久
5.消息面必須搭配籌碼面觀察流向,並檢查對基本面產生之效果,再用技術面確認是否已經在漲勢末端,否則消息面不過是最後的火花,絢麗剎那即將歸於黯淡。

個人頭像照片
Morgan
文章: 2
訂閱
通知關於
guest

0 留言
回饋意見
查看所有留言
本文目錄